Search


今天 (2015/10/13) 都發局邀請到世界級文資保存大師─西村幸夫教授分享日本東京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天 (2015/10/13) 都發局邀請到世界級文資保存大師─西村幸夫教授分享日本東京車站丸之內地區的都市再生經驗,長期擔任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之專家組織ICOMOS (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onuments and Sites,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)執行委員會副理事長的西村幸夫教授,擁有許多文化歷史遺產修復、都市歷史景觀保存等相關經驗,同時也是日本東京車站丸之內地區都市再生的重要推手之一。聆聽完東京車站都市再生經驗後,西村幸夫一同與我、都發局林洲民局長、喻肇青先生、丘如華女士于都發局進一步對於【台北西區門戶】之歷史文化地景,交換意見,隨後西村幸夫先生下午即搭機離開台灣。

【台北西區門戶】計畫與東京車站丸之內地區都市再生有取多異曲同工之處,不過,西村幸夫先生指出,【台北西區門戶】計畫最特殊的地方在於計畫區域內存有清代、日治、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古蹟,具有歷史地景上的層次豐富性。關於歷史遺產的保存層次,西村幸夫先生建議,除了完整保留騎樓街屋的形式,這是當時時代最先進的城市規劃,即以私人空間作為公共空間的精神,同時,也必須考量單點歷史建物之間、以及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,並且討論「為什麼要保留歷史古蹟」這個問題。

現場我也回應西村幸夫先生,其實市府【西區門戶】計畫也朝其 建議進行,【北門歷史地景】之重現,正是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象徵意義與精神,這項隱性特質,透過當代都市設計之手法,參考東京景觀綱要之規範、歷史地景層次性保留、以及維持各歷史古蹟身分同等重要之原則,結合台灣鐵道博物館等歷史古蹟,形塑1.2公頃北門舊城歷史地景廣場,並與具130年歷史的「北門舊城」和「甕城」,共同成就,以展現台北車站百年絕代風華與精神,建立新舊共存的當代城市生活風格。因此,忠孝西路之路型需配合調整,另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將配合沿著忠孝西路新路型移置,並建置成排街屋,我也責請文化局提供當時的街道景緻照片,提供都發局規劃設計時參考,以形塑日據時期的歷史風貌。西村幸夫先生認同市府對於三井倉庫,以保存其獨特之騎樓街屋連續性,考量建物、人車動線與街道之間的關係,進行異地重現的相關規劃。

目前,市府刻正與台灣鐵路管理局、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等學者專家合作,持續進行【西區門戶】的歷史地景(Historical Landscape)規劃。明年(2016年) 2月7日,為期八天之忠孝橋引道之拆除工作將正式啟動,各項【西區門戶】計畫也將陸續動工,屆時,還希望都市發展局能夠再次邀請西村幸夫先生來台給予建議與討論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高雄市副市長 前台北市副市長 前台南市副市長 前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
View all posts